
自主創新是多片鋸行業擺脫發展瓶頸的根本。要實現技術進步就要實現根本性轉變。我國的現有的機械制造模式是仿制、測繪國外機器,然后稍加國產化改進,對測繪的設備也是一知半解,任意進行改動,根本談不上自主開發研究。無創新發展能力的企業往往把“價位開發”放在第一位,把性能開發放在第二位,這就形成了惡性的價格大戰,即耽誤了新產品的研發,又制約了行業的發展。產品開發首先要把產品的性能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優勢放在第一位。沒有性能競爭優勢,只有價格優勢的產品,是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
要堅持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升級,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作為行業結構優化調整、提升產業競爭力的中心任務。當前整個行業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機械工業科技開發能力和企業自主創新的現實狀況和問題,找準行業科技工作的關鍵著力點。同時,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和項目指南,篩選和推薦重點項目與試點企業,加快推進“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行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二是加速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建設,推進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逐步使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從一般的產品研發和工藝技術改進,過渡到發展自主技術,為企業發展提供前瞻性技術儲備,促進企業技術升級。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發達國家建立研發中心,與國外企業進行專利技術、核心技術的合作開發,建立平等的技術戰略聯盟。
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建設生產力促進中心等技術創新服務機構、行業中介組織,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加速科技成果向產業化轉移的步伐,使其盡快形成生產力,帶動產業升級。
四是大力推進產學研聯合科技攻關和成果推廣工作,集中力量攻克和解決阻礙行業發展、影響行業技術進步的重大難題。要按照“有限目標、重點突破”的原則,結合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和重大技術裝備工作,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領域的自主創新,滿足行業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
五是正確把握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的關系,積極利用合資經營、合作生產的技術溢出效應,加快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使我們能夠通過引進技術,提升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們要注意,利用外資決不能“丟掉自我”,否則有可能失去對產業重要領域的控制力。我們要引導企業在引進外資和合作生產中堅持“以我為主”,由粗放式引資轉向理性“選”資,引進外資由“求量”轉向“求質”,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六是加快推進人才強國戰略,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加速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保證行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